蝸牛國際物流(大連)有限公司
Snail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alian) Co., Ltd
400-006-5156

乘新基建東風 物流行業能否逆風而起?

發表時間:2021-11-21 15:05作者:蝸牛國際物流

乘新基建東風 物流行業能否逆風而起?


新基建之“新”,是區別于老基建而言的,其建設范疇從過去的物理世界兼顧未來的數字世界。本質是借助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對基建項目進行賦能,將信息數字化以“新技術+”的方式融入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之中。


  狹義上講,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產業方向,即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涉獵范圍相對較窄,對內需拉動和道路貨運與物流的影響作用并不明顯。但是,這并不影響業內人士對大基建、大物流發展趨勢的理解、分析和研判。


  畢竟,任何產業集群都難以脫離物流系統而獨立封閉。道路貨運與物流體系作為國民經濟和經濟社會的基礎設施,是區域功能的重要支撐,也是區域運行安全和效率的保障,還是地方政府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改善民生的平臺。


  業內人士認為,涉道路貨運與物流產業鏈的傳統基建項目加入新一代信息技術元素,不但車聯網、物流園及配送網絡、車輛動態監控等,以及汽車后產業鏈、綠色貨運產業鏈上具有此屬性的配套項目,符合國家政策方向,被列入新基建行列實至名歸。因為這些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加持,投資量、帶動力、期望值都非??捎^。


  而更多新技術的應用,比如5G、物聯網、區塊鏈的落地和應用,催生標準裝備、標準作業和標準物流,減輕人力應用和成本負擔。還有傳統基建設施,多數的物流基礎設施目前還達不到智能化的要求,經過智能化改造后仍然可以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也成為朝氣蓬勃的新基建。


  無論從設施設備還是運行系統來看,道路貨運與物流作為工業互聯網的組成部分,關鍵項目、核心業務是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入選新基建順理成章。在“十四五”時期,道路貨運與物流篩選項目融合新基建,與上下游締結利益共同體,納入國家和地方重大項目投資計劃。


  道路貨運與物流體系持續性轉型升級,幾乎每年都會有新概念、新業態、新服務出現。在它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成為一個新的發展平臺,并反過來對商流產生影響。從目前來看,此平臺的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相對薄弱。


  自動分揀、無人倉、貨物自動識別等技術的發展對物流基礎設施智能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建設互聯互通的物流物聯網迫在眉睫。而新基建帶來新一輪的數字經濟、數字革命,提升經濟社會和實體企業的發展質量,對引發道路貨運與物流行業變革。


  智慧型物流園區、物流物聯網絡、農村物流、冷鏈物流等新型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將進一步加大。專業企業通過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高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提升物流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滿足用戶對智慧物流的需求。


  新基建對物流行業的影響在現在這個時間結點,國家力推“新基建”,除了要強力對沖眼前經濟下滑的風險,從長遠看,這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必要之舉?!靶禄ā弊畲蟮奶攸c就是孕育巨大發展空間,為各行各業培育新動能,釋放中國經濟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潛力。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物流行業正處于技術升級發展的關鍵節點,并且行業的變革與“新基建”關聯密切。隨著“新基建”提速,我國物流服務和物流裝備制造企業若能積極參與“新基建”實踐,利用好“新基建”帶來的技術紅利,被其賦能,將推動行業進入新一輪快速升級發展階段。


  我國物流行業屬于“新基建”范疇。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這是我國官方第一次把物流納入到國家優先和需要加快發展的基礎設施范疇。在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


  會議上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就包括要加大加快應急物資保障領域的投入進度。這些都表明,盡管物流不是新基建的核心板塊,但是作為新基建的一部分,還是能夠享受到非常大的政策紅利。


  “新基建”中核心技術發展能夠賦能物流企業,提升供應鏈和物流服務水平。如本輪“新基建”投資的核心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技術,如今已大量運用到物流運營服務領域,包括智能調度、視頻監控、物流配送等,幫助了眾多業內企業重塑供應鏈和提升物流效率。


  技術升級帶來物流行業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進步已經有所顯現。在疫情發生后,大量醫療物資、民眾生活必需品運輸需求的爆發,對物流體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期間,諸如中國郵政、順豐、京東等企業展現了強大的物流服務能力,為物資的順暢流通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這些公司也都是對新技術積極探索和布局的公司。以京東物流為例,該公司已在全行業率先建設了5G智能物流示范園區,依托5G網絡通信技術,通過AIoT、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智能物流技術和產品融合應用,打造高智能、自決策、一體化的智能物流示范園區。隨著未來新基建的推進,由5G、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的智能物流系統,其功能將更加強大,各類智能物流設施和設備必定伴隨著新基建的鋪設進入更多應用場景。


  發展“新基建”利好物流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企業的轉型升級往往都離不開物流技術的支撐,這無疑會帶來更大的市場需求,為物流技術裝備行業發展帶來利好。


  從生產看,新基建需為中國創新發展、綠色環保發展,特別是搶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創造基礎條件。20世紀進入信息與互聯網時代,隨著未來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成熟,21世紀將步入智能時代。


  智能社會由三個戰略核心組成:1.芯片/半導體,即信息智能社會的心臟,負責信息的計算處理;2.軟件/操作系統,即信息智能社會的大腦,負責信息的規劃決策、資源的調度;3.通信,即信息智能社會的神經纖維和神經末梢,負責信息的傳輸與接收。信息與通信技術(ICT)產業是智能社會的基石,對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明顯的輻射作用,也是當前及未來各國科技競賽的制高點。


  能否抓住智能時代變革的機遇,是中國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關鍵。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傳統服務業向智能服務升級,這些都必須依賴“新基建”作為保障。


  物流裝備制造企業自身的制造能力和服務水平也將受益于這種技術進步。隨著“新基建”加快推動5G與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融合發展,將能夠推動物流裝備制造業從單點、局部的信息技術應用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變,從而有力支撐我國物流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壯大。


  如今,部分物流裝備企業已開始實施5G技術應用深入,并介入到裝配、檢測等生產內部關鍵環節。5G和工業互聯網相關技術還能連接企業工廠、分支機構、上下游協作單位、工業云平臺、智能產品與用戶等主體,支撐網絡化協同、遠程調度控制等新業務、新應用,從而推動物流裝備制造與服務在更廣范圍創新發展。


物流企業如何入場?轉型智慧物流企業


  交通運輸部及時貫徹國務院關于促進貨運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在第一時間及時的出臺了一個管理辦法和三個技術指南,從行業的角度大力推進整個貨運物流新業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實際上就是致力于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用技術徹底的解決物流行業“散亂差”的問題。


  從物流運輸企業轉型為物流科技企業,近年來,物流業已經成為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最好的孵化地,科技作為催化劑的能量正在全面展現。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也從人員密集型轉為向科技要運力、向科技要時間、向科技要速度、向科技要高質量發展的新狀態。


形成商業閉環


  完善金融及車后市場 目前,全球經濟放緩,產能過剩,行業風險過大,上下游企業賬期過長,賒欠嚴重,是催生供應鏈金融的原始動力。保理、融資租賃等金融業態的發展,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ヂ摼W的興起使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成為了可能。


  因此,對于已打通融資渠道、擁有物流平臺且在細分行業內占據先發優勢的核心企業以及公司主營業務增速放緩,有強烈依靠供應鏈金融業務轉型的企業來講,其具有發展供應鏈金融尤其是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巨大優勢。物流行業在網絡貨運和新基建的政策引導下,已經進行轉型升級,物流市場也將進入整合和被整合的階段,提升品牌,搭建供應鏈成為傳統物流企業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也是唯一的一條路 。


  隨著“新基建”的推進,相信未來我國物流行業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水平會進一步提升?!靶禄ā本褪窃谛藿ā靶畔⒏咚俟贰?,為包括物流行業在內的眾多產業服務。未來的物流行業將有龐大數據和信息需要高速傳遞提供高速傳輸處理,而人工智能技術如同云端大腦。


  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控戰中,無人配送機器人等技術裝備的應用,有力支持了保障物流體系的運作。隨著“新基建”帶來的信息技術更新和升級,物流資源與能力將被更好地整合,如不同物流公司之間、不同智能物流裝備之間,將可通過云端后臺實現數據庫共享、地圖共享以及彼此之間的聯絡交互,實現群感智能,從而共同完成各項物流運作。


  在抗擊疫情以及隨后的復工復產工作中,智能化的物流系統已經發揮出重要的作用。人們在武漢、長沙等多個城市看到的智能配送站和為社區服務的配送機器人,不僅能夠減少配送過程中的感染風險,而且在未來會有更為廣闊的用途和市場。


  由于“新基建”具有很強的上下游聯動效應,將推動各個產業鏈之間供應鏈的優化與重組。


  新基建的核心要素是以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為載體,是讓數字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充分融合,這不僅成為一種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也成為一種重塑供應鏈、物流效率的生產方式。